“二季度,顺城区持续向‘攻坚’聚焦发力,以‘归零心态’决战5月份,将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转化为乘势而上、全面振兴的强大动力,奋力实现‘双过半’,为打好打赢攻坚之战拼抢争实。”5月24日,顺城区区长李培育在接受记者采访后,直奔企业生产现场,协调解决实际问题。在顺城区,各级各部门负责同志扑下身子抓落实的脚步铿锵。全区上下把功夫下得更深,把劲头铆得更足,全力以赴争夺攻坚之战的节节胜利。
宜居美丽的顺城区鸟瞰。
盯着经济指标干
在采访期间,记者发现,顺城区的很多干部持有一本《顺城区统计业务知识手册》。翻开手册,投资、工业、服务业等专业知识以及全区经济运行分析情况表等内容一应俱全。
盯着指标干,奔着问题去,追着任务上。顺城区对标全国、全省平均水平和我市目标任务,加强对主要经济指标的监测和对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分析,精准把握发展趋势。对一二三产业的总量、增速、占比、拉动力等逐一分析研判,分解成30多个类别和217个支撑主体,并按照属地、行业类别进行交叉式包保。
加强对统计学业务知识的学习,顺城区邀请市统计局相关负责同志与业务科室人员,就地区生产总值结构与特点、统计制度方法、指标内涵等方面知识,对区政府班子成员,区直相关部门、乡镇街道负责人以及部分社区书记进行培训。变会场为“考场”,不定期利用常务会、经济调度会前的时间突击“考试”,区政府班子成员、各经济部门和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都是“答卷人”。
顺城区抓牢项目建设“牛鼻子”,制定了“项目+”工作机制,针对3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,实施副区级以上领导包保服务;针对500万元以上支撑项目,实施项目管家和责任单位共同包保服务。
永茂建机是装备制造业的“头部”企业。
围着经营主体转
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的生命之氧。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乡街负责人坚持走进辖区企业,全面了解企业原料来源、产品销售、市场状况、价格波动、融资难题等,为企业造势减负、保底解困。对于在走访企业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,能现场协调解决的马上就办;不能现场解决的,确定具体责任人跟踪督办。全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,年初以来累计走访企业460余次,解决企业订单、原材料供应等问题160余个。为了让政策红利直达企业,顺城区整合政策清单,交到企业负责人手中,为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进行点对点服务,帮助企业争取更多政策支持,实现应享尽享。
永茂建机是装备制造业的“头部”企业。过去,企业大多数配件的订单在南方。与之一墙之隔的丰硕机械主营业务是机械加工,两家一直没有合作。自从顺城区成立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协会以来,政府、协会积极搭建平台,将本地龙头企业订单需求向协会会员公布,促进装备制造企业之间协作互助、优势互补、融通发展。此后,丰硕机械生产的铸件产品被直接运送到永茂建机,一墙之隔的“联姻”降低了两家企业的生产成本,提高了生产效率。与丰硕机械情况类似的,还有一达机械、君隆锻造。
实现供需有效对接的积极举措还有线上平台。顺城区整合全产业链企业资源,召开“链上抚顺”产业链供需服务平台对接培训交流会,让企业信息共享、供需互通,带动上下游企业提质增效。目前已有30多家企业入驻平台。
雷锋体育场夜市,夜幕之下灯光璀璨,人声鼎沸。
奔着市场潮头站
在顺城区,以烟火夜市、后备箱集市等为代表的新型消费场景正逐步形成,既关联着经济增长,也关乎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随着消费需求的多层次、多样化,顺城区把推进文旅深度融合,打造更多新场景新业态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,用好用足国家、省、市促消费各项政策措施,撬动大众消费。今年以来,安排资金100万元用于支持批零住餐业发展。一季度,已对商超、加油站、药房、餐饮等行业发放消费券约1.8万张,更大力度的二季度消费补贴方案正在研究制定中。
历经几番调研选址,顺城区着手打造抚顺麻辣拌IP区的工作有了新进展。将军堡街道、商务局、住建局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“麻辣拌一条街”方案及相关配套优惠政策,下步将推进基础设施改造、亮化、步道铺设、停车位规划等工作。同时,助力餐饮企业和商家打造产品专营店、开发预制麻辣拌,多措并举集聚人气,实现本地特色小吃规模化、产业化、品牌化发展,推动抚顺麻辣拌走向全国。
顺城区坚持培强育新,结合省政府43条政策举措和市政策配套措施,研究制定了区配套政策。组织辖区限上企业申报2023年省级促消费补贴奖励,预计帮助13家限上主体争取省级奖补资金65万元。协调乡镇街道统计重点餐饮企业经营情况,为升限纳统做准备。目前,已有30家商贸流通领域经营单位纳入拟纳统市场主体目标储备库,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。
附件下载: